平阳黄汤茶品牌建设实践与思考

平阳黄汤茶品牌建设实践与思考

10阅读 2023-08-03 06:08 头条

平阳县位于浙江南部东海之滨,处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带,温暖湿润,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土壤以红壤类、黄壤类为主,适宜茶树种植。据《唐书·食货志》载:“浙产茶十州,五十五县,有永嘉、安固、横阳、乐城四县名”,其中的横阳就是如今的平阳,表明平阳县早在唐代就已产茶,距今已有1300余年。清雍正《浙江通志》中《物产七》载:“茶,万历《温州府志》,五县俱有……瑞安胡岭、平阳蔡家者亦佳”。明末清初,始制平阳黄汤,清乾隆年间纳为朝廷贡品;清嘉庆年间,平阳黄汤列为全国出口外销名茶品目;20世纪30年代,每年尚有千余担销往北京、天津、上海、营口一带。

平阳黄汤采摘茶园大部分分布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南雁荡山区的周围乡镇,具有得天独厚的原生态条件。主产区朝阳山茶园海拔在400~600米之间,一年之中三分之一是雨雾天气,土壤肥沃,森林覆盖率高,水土资源与动植物资源丰富,环境质量良好,非常适合茶树生长,且春季回暖早,茶芽萌发早,奠定了平阳黄汤良好的品质基础。

平阳黄汤是平阳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精心培育的农业主导产业和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持续带动农户增收,是富民产业、富民品牌。

文章从平阳黄汤品牌建设的实践经验、存在问题、工作建议等方面进行浅析,供各方参考。

01

平阳黄汤茶品牌建设现状

1、产业现状

平阳县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茶园面积从2016年的2000公顷到2022年的3400公顷,平阳黄汤产量从不足10吨上升到185吨、综合产值从2180万元提高到3.8亿元。茶叶生产企业数量达到112家,其中上市企业1家,国家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市级龙头企业5家,县级龙头企业10家;培育省级标准化名茶厂1家,SC认证茶厂12家;创建省级生态茶园2个,有机茶园2个,开展绿色认证茶园6个;建成平阳县水头镇茶青(茶叶)交易中心1个。

2、产品特征

平阳黄汤,每年惊蛰前后以省级茶树良种平阳特早茶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鲜叶为原料,经摊青、杀青、揉捻、闷黄、毛火烘焙、复闷、复烘、干燥、成茶等九道工序,历时72小时而制成。工艺特点为揉捻后进行闷黄,通过闷烘结合多次闷黄促进黄变,故名“九闷九烘”。平阳黄汤在黄茶中以闷黄次数多、时间长而著称,传统的闷黄工艺造就其独树一旗的品质特征,以“杏黄汤、玉米香”“浓而不涩、厚而醇甜”艳绝茶界,得到茶业专家和消费者的一致好评。2012年12月,黄汤茶制作技艺列入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3、品牌荣誉

平阳县获评“中国黄茶之乡”“中国茶文化之乡”两张国家级金名片。平阳黄汤茶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等三大地理标志全覆盖保护,获评“中华文化名茶”“中国气候生态优品”“浙江区域名牌农产品”“最具成长性十强品牌”等相关荣誉称号,荣获国际、国家级金奖150余枚,入选“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品鉴用茶”,成为中国茶叶博物馆馆藏产品,是浙江乡村振兴的一张闪亮“金名片”。平阳黄汤茶核心产区新联村成功创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平阳黄汤茶)”,被称“中国黄汤第一村”,天韵茶园创成“全国三十座最美茶园”。平阳黄汤茶产业入选全国“三茶”统筹发展典型案例。

02

平阳黄汤茶品牌建设的主要做法

1、优化发展环境

2015年平阳县出台了《平阳县加快茶叶产业发展扶持办法(试行)》,连续三年,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茶产业发展,重点扶持平阳黄汤品牌提升。平阳县争取了平阳黄汤茶一二三产业融合、平阳黄汤茶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浙南早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茶叶特色农业强镇等项目,通过项目实施,培育壮大了一批茶叶龙头企业,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重新恢复了平阳黄汤“九烘九闷”的传统工艺,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在黄茶类中独树一帜。平阳县建成了“平阳县农业资源数据中心”,通过数字转型赋能平阳黄汤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2、注重科研攻关

2013年~2016年,平阳县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等单位开展合作,在良种繁育、科学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机械化采摘、加工工艺等方面进行研究与技术集成应用;2018年,与刘仲华院士团队合作,开展了平阳黄汤健康养生机理研究;2020年,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浙江大学茶学系等开展了黄茶品种适制性和关键加工工艺优化研究,制修订了温州地方标准《平阳黄汤茶》,保证产品质量的统一和稳定。

3、拓展销售渠道

近年,平阳县积极鼓励和扶持企业入驻“京东”“天猫”“淘宝”和“抖音”等平台,发展茶叶电商、直播等新销售方式,拓宽销售渠道。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建设为契机,打通农产品上行渠道,鼓励发展农产品电商直播等新模式新业态,积极建设电商直播“共富工坊”,支持茶农通过开设网店、开展网络直播带货,吸纳更多村民变身带货主播,助力平阳黄汤销售。举办网上年货节、网上农博会、数字生活嘉年华等活动,培育消费新热点。同时通过政策扶持扩大线下销售网点,在县内外开设平阳黄汤茶专卖店30余家,店面遍布北京、杭州、温州等地。

4、挖掘黄汤文化

通过查找县志、查阅古籍、咨询专家等方式,进一步理顺平阳茶叶历史发展脉络,并出版了《平阳黄汤》《平阳黄汤茶诗三百首》等书籍。近年来,积极开辟茶文化推广阵地,建成的“子久茶博苑”被评为“浙江省十佳文化茶馆”;“平阳黄汤制作技艺体验馆”入选首批省级非遗工坊,是精品茶文化旅游参观体验点。体验馆以“平阳黄汤茶博园”国家级AAA景区为抓手,结合平阳木偶戏、畲族民歌等非遗项目,塑造出茶旅文化节、平阳黄汤茶文化论坛等一系列品牌。平阳黄汤上榜省级创建文旅融合IP,打造了一批以“平阳黄汤”发源地、乾隆贡茶、“九闷九烘”非遗传承技艺、黄公望、粟裕、苏步青等为主题的品牌故事。

5、加强宣传推介

近年来,平阳县举办了“情系京华·百年回归”平阳黄汤北京(老舍茶馆和马连道)推介会、平阳黄汤杭州推介暨科研成果发布会、中国黄茶·平阳黄汤文化节、万人品黄汤、平阳黄汤名茶评比、茶艺师评茶员大赛等活动,拍摄了《一杯黄汤品平阳》专题片并在中央七套播出,出版了《平阳黄汤百问百答》科普读物,冠名高铁、开设温州龙湾机场形象店、入选农业部认定的第六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多渠道、多途径、多方式开展品牌宣介,有效提升了平阳黄汤茶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03

平阳黄汤茶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015年以来,平阳黄汤茶进入快速发展期,产量、产值、品牌影响力等取得了倍增式发展,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一是茶叶企业整体规模偏小,精深加工型、科技创新型、文化旅游型等经营主体较为缺乏,龙头带动力不足,目前平阳黄汤茶生产销售主要是小规模茶企和专业合作社,规模以上企业仅浙江子久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家;

二是平阳黄汤茶标准执行度较低,产品品质参差不齐,仅平阳黄汤高端芽茶的外形就有扁平形、直条形、卷曲型等不同形状;

三是品牌认知度较低,市场拓展缓慢,产能不足,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还不够,市场多数局限于温州市内,闷黄程序多为手工,一定程度影响产能;

四是公用品牌缺乏顶层规划,政策扶持力度待加强,茶品牌缺乏中长期建设规划,仍须久久为功,政策对平阳黄汤较多补助环节覆盖率不够,太侧重种植和加工环节,对销售环节、品牌建设环节的支持不足;

五是农产品品牌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平阳县缺乏专业的品牌运营与管理人才。

04

建议和对策

1、加强政策扶持,将品牌全环节纳入专项支持

2019年,平阳县出台了《平阳县加快特色农产品“平阳五个鲜”产业和品牌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确保“平阳五个鲜”产业和品牌建设的资金保障,目前政策试行阶段即将结束。建议尽快修订《平阳县加快特色农产品“平阳五个鲜”产业和品牌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每年投入不低于800万元的财政资金用于平阳黄汤茶品牌打造;推动平阳黄汤茶产业发展条例制定,逐步将平阳黄汤茶种植、加工、销售、品牌管理及宣传等全环节列入稳定的政策支持范围。

2、加强顶层设计,制定中长期建设规划

建议制定《平阳黄汤茶品牌中长期建设规划》,邀请权威团队,通过深度调研,明晰平阳黄汤茶产品定位、竞争定位、消费者定位等市场定位,精准寻找目标受众和目标客户,形成品牌累积效应;制定落地性强的年度品牌宣介计划,落实责任主体,积累品牌效应,提升市场知名度、美誉度。

3、加强主体培育,推进多元融合发展

建议结合农业“双强”行动、省级数字农业工厂、国家级信息化示范基地及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重点扶持若干家茶企,侧重可追溯体系建设和电商建设,树立数字化、信息化样板,争取3年内培育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依托科技创新,不断推出符合平阳黄汤品质特征的系列个性化深加工产品,如速溶茶、茶食品、发酵茶饮、代餐奶茶、茶酒等,延伸平阳黄汤茶产业链条。

4、创新拓展方法,提高品牌市场认可度

建议政府通过品牌形象店和专卖店建设、进机关单位、进国营企业、进温州商会等,企业通过京东、天猫、淘宝等电商平台,结合微信、抖音和网络直播带货等新销售形式,不断开拓销售市场;邀请美食博主、网红主播通过现场体验分享,提升农产品曝光率,提高品牌知名度;举办推介活动、展示展销活动,充分运用报纸、广播、电视、政府信息网及新媒体,加大对平阳黄汤茶品牌的宣传和报道。

钟维标

浙江平阳人,一级制茶技师、高级农民技师,平阳黄汤非遗传承人,现任浙江子久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技术总监、平阳县天韵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主要从事茶叶加工和栽培方面的工作,创新了平阳黄汤“九烘九闷”制作工艺。被评为温州市劳动模范、温州市民族团结先进个人、浙江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浙江省“新农匠”、全国乡村工匠、囯茶工匠-中国制茶大师等荣誉称号。

来源:中国茶叶加工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页: 限制茶叶过度包装新标准要点解析

下一页:“蒙顶甘露杯”首届全国大学生斗茶大赛圆满举办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